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学术年会暨多路径为抑郁友好而行动2024年培训班在成都顺利举办。本次学术盛宴吸引了来自四川省内的专家学者、医生、心理咨询师以及社会工作者共200多人,其中线下140人,线上60余人,共同探讨抑郁症的多路径干预与社会支持。
4月20日晚上7点,行为与健康分会第二次委员大会正式开始,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张骏教授主持召开并发言,会上对前期开展2024年主题“多路劲为抑郁友好而行动”作出汇报、由各被参观、访问抑郁友好机构分享工作成果及经验分享;参观各抑郁友好机构的委员分享参访心得;提出了行为与健康分会为抑郁友好而行动的未来思考,各位委员建言献策;最后提出了明年计划,希望能开展多单位、机构之间多路径联动、互联网联动等;由预防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牵头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其他单位、机构为抑郁提供多路径的支持。
4月21日上午在成都金牛宾馆举办的多路径为抑郁友好而行动2024年培训班以一曲《蜗牛女孩》和动漫《怪兽变形记》为背景拉开帷幕,张骏教授强调了为抑郁发声的重要性。随后,又带来了关于“多路径为抑郁友好而行动”的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抑郁症治疗的多元路径。
华西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黄颐教授的报告聚焦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治进展”,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和治疗难点,为在场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张伟教授则从数字医疗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情绪与应激障碍数字化医疗研究趋势”,为抑郁症的科技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在茶歇环节,精康融合微电影《我们不一样》的播放,为与会者带来了心灵的触动。
刘飞、李超、常丽桥和段明君共同带来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如何更好为抑郁患者服务的思考:信息+服务”的社区与心理讲座,他们从社区支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抑郁患者服务体系。
艺术与心理讲座中,李杰、熊宇、许亮和张骏共同探讨了“美术馆、医院与社区中为抑郁友好的艺术-设计-心理融合”,他们认为艺术的力量能够为抑郁症患者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治愈。
四川日报运营中心张剑总监从新闻工作者视角,介绍了“川观新闻心理公益行动的实践探索:新闻+公益”,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让心理卫生工作者感知到抑郁友好的公益行动中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
四川音乐学院王露洁副教授分享了“基于神经多样性视域下的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及社会融入”,她结合音乐治疗的实践案例,展示了艺术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黄煜、刘荃、唐远琼和徐佳军在运动与心理讲座中讨论了“运动与抑郁”的关系,他们指出适度运动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桑艺宵、周艳、李进和李云歌则从心理与医疗的角度,探讨了“心理咨询机构与医疗机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共同行动”的重要性。
黄雨兰、王德燧、尹婉璡和蒲昭谦在青少年讲座中关注了“青少年游戏与抑郁、自伤、休学与危机”,他们分析了青少年沉迷游戏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武羊老师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社区大众戏剧:让居民的生活活跃起来”,他通过戏剧教育的实践,展示了艺术如何促进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
华西医院黄晓琦教授、邱昌建教授和殷莉教授分别分享了“抑郁症的影像诊断进展”, “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临床评估与诊治指导建议”和“抑郁药物便捷剂型的临床价值”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为抑郁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张骏教授在闭幕式中,总结了一天的会议内容,并对未来的抑郁症防治工作提出了展望。
这场学术年会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抑郁症和推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会议,我们看到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怀,也看到了多路径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和希望。
供稿 穆燕
审核 李斌 胡顺铁 吴建林
编辑 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