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预防医学事业,服务群众身心健康!
网站首页 > 学会新闻
2024年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分会学术年会暨CSCCP全国阴道镜培训班-成都站顺利举办
来源: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  发布时间:2024-04-03  |  浏览次数:3595次

2024年3月30-31日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SC-SCCP)共同承办,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中国老年医学会妇科分会协办的“2024年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分会学术年会暨CSCCP全国阴道镜培训班-成都站”在成都新华宾馆成功举办。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会长/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刘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翰旻、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曹泽毅教授、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魏丽惠教授及四川省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郄明蓉教授分别致辞。四川省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有效整合了多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宫颈病变及下生殖道疾病的综合防治体系构建方面与时俱进,关注诊疗进展,为规范全省下生殖道疾病诊治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向广大同仁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能够肩负起提升宫颈病变防治水平的重要使命,共同实现我国早日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候任主任委员李春梅教授宣布学术大会开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

课题一: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

魏丽惠教授讲授了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介绍了我国宫颈癌和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两种筛查方法(HPV检测和细胞学筛查)的利弊、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管理等内容。魏教授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宫颈癌疾病负担,宫颈癌防治任重道远,应加速推进落实我国宫颈癌三级预防,结合中国现状,继续总结中国自身的筛查策略治疗管理策略。

课题二:专题会-HPV疫苗,引领成年女性子宫颈癌预防之路 

魏丽惠教授讲解了HPV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介绍了宫颈癌及疫苗接种的流行病学特征,HPV疫苗接种是防控HPV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四价及九价HPV疫苗对不同状态、年龄的女性都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女性HPV感染率。魏教授指出,成年女性应尽早接种HPV疫苗,并采用结合子宫颈癌筛查的综合防控措施预防子宫颈癌。


image.png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曹泽毅教授


课题:宫颈癌诊治需要思考的问题

曹泽毅教授讲授了宫颈癌诊治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介绍了我国宫颈癌筛查现状、细胞学筛查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重要性、宫颈癌分期的现状与思考、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准要求和改良、宫颈癌的淋巴处理、宫颈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宫颈癌手术后随访的重要性、选择晚期复发盆腔廓清术的要点等。


image.png

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


课题:全球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进展

乔友林教授讲授了全球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进展,介绍了全球及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全球HPV疫苗及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进展、中国人群宫颈癌筛查防治实践等内容。乔教授指出了目前全球发展中国家及我国宫颈癌筛查所面临的困难及改进措施。


image.pngimage.png

本场主持人李春梅、李静



 image.png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

课题:女性下生殖道病变激光治疗新进展

隋龙教授讲授了女性下生殖道病变激光治疗新进展,介绍了医用激光发展的历程、CO2激光的作用机理、CO2激光在下生殖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点阵激光在外阴白色病变、阴道松弛中的应用等。隋教授指出,激光治疗在多种下生殖道病变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激光治疗技术大有作为。

image.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毕蕙教授

课题一: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子宫颈癌防控

毕蕙教授详细地讲述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筛查以及诊疗过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她特别强调对于宫颈、阴道等多部位可能受累的患者,阴道镜的精准评估是极为关键的。这类患者一旦发现癌前病变,治疗前务必进行全面的阴道镜评估,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多部位受累以及病变的延伸部位。只有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的风险。

课题二:高危HPV和阴道微生态疗法

毕教授强调了自我清除在高危HPV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毕教授深入探讨了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癌变的关系,阴道菌群紊乱可能是HPV持续感染致癌的协同因素。通过益生菌来进行菌群调节,恢复乳杆菌在阴道菌群中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HPV的清除。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郑莹教授

课题:宫颈癌微创手术之“与时俱进”

郑莹教授在会上强调了宫颈癌手术的无瘤原则,并深入分享了LACC后时代微创技术的改进。郑莹教授直观地展示不同术式的特点和疗效,分享了多孔腹腔镜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单孔腹腔镜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Xi机器人经脐单孔腹腔镜免举宫宫颈癌根治术的操作经验。机器人手术具有出血量少、解剖暴露清晰、便捷快速精准等特点,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image.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静然

课题:外阴上皮内病变处理面临的挑战


李静然教授讲述了外阴SIL分类和发展的复杂性,尤其指出了非HPV依赖VIN的不易诊断性。当临床与病理特征出现不一致时,需要谨慎地将两者结合考虑,充分关注不典型病变的疾病进程。李静然教授指出,随着筛查和疫苗的应用,非HPV依赖性来源的外阴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管理上从单纯的控制症状转向全面的预防和治疗。


image.pngimage.png

本场主持人代倩苓、郄明蓉、梁开如


image.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  钱德英教授   


课题:阴道镜活检部位的选择技巧

钱德英教授就阴道镜活检部位的选择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强调了阴道镜检查中活检的多个原则,包括镜下定点活检、随机多点活检、选择性宫颈管搔刮、诊断性切除、并详细分析了影响活检效果的因素。钱教授指出,阴道镜检查需全方位进行,且应结合细胞学、HPV及病史综合判断。检查过程中,观察、判断、活检与关联是关键要点,特别强调了定点活检和适时宫颈管搔刮的重要性。


image.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双教授 


课题:阴道镜引导下的阴道HISL的诊疗技巧和理性思考

李双教授分析VaIN的特点,VaIN患者治疗前后的阴道镜引导是疗效保障的基础,引导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阴道HSIL的治疗必须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情况、病灶位置和范围等因素。介绍VaIN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手术切除、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并强调了保护邻近器官的重要性。


image.png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尤志学教授 


课题:CINII是治疗还是监测

尤志学教授在会议中探讨了CINII的治疗与监测策略。传统上,CINII多采取手术治疗,但新共识倾向于主动监测的保守治疗,旨在减少手术对女性的生殖损害。保守管理注重生育保护,避免过度治疗,需综合考虑年龄、生育意愿及病变消退率。尤教授强调,仅凭年龄决定保守管理不合适,未来妊娠意愿更为重要。成年女性中,近半数CINII会自然消退。因此,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确保科学、合理。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牛晓宇教授


课题:宫颈周围环及肛提肌裂孔稳态与脏器脱离

牛晓宇教授首先概述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现状,包括其普遍性和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详细解析了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特别是盆底功能影像显示的盆底力学失衡现象。3D重建盆底解剖结构的方法能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盆底疾病,以实现精细化辨识。还分享了如何创建多维算法来实现个体化盆底三维重建,并强调了动态三维重建在精准手术导航中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春梅教授

课题:中药复方制剂在HPV感染应用研究进展

李春梅教授阐述了HPV致癌机理,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宫颈病变及HPV感染方面的应用,中药复方制剂能够通过药物间的相互协同作用,达到促进机体清除病毒、提高局部免疫力、逆转病变的效果。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宫颈低级别病变、Hr-HPV感染、宫颈病变合并尖锐湿疣以及术后Hr-HPV持续感染、阴道壁病变等方面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image.pngimage.png


本场主持人郄明蓉、杨芸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段瑞岐教授


课题:女性下生殖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段瑞岐教授在女性下生殖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困难,阴道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诊疗中的重要性,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术后药物长期管理尚无统一标准,预防至关重要。还强调了手术指征的把握、手术时机的选择。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郄明蓉教授


课题一:有关ECC方面话题

郄明蓉教授参照ECC-ASCCP的指南及建议,特别强调了ECC的使用时机,针对以下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ECC在妊娠期是不被接受的,但对于细胞学报告为HSIL、ASC-H、AGC或癌的情况,ECC是被推荐的;HPV16/18阳性且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使用ECC;p16/Ki67双重染色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建议在阴道镜下进行ECC;对于先前接受过已知或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治疗的患者,进行ECC;在考虑观察的CIN2患者中行ECC:若阴道镜检查SCJ未完全显示时,也建议使用ECC;此外,对于40岁及以上的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推荐做ECC。

课题二:专题会-从HP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看子宫颈癌防控

郄明蓉教授详细分析了现阶段HPV流行病学的特点,HPV感染所致疾病负担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我国,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出其广泛性和严重性。必须深入思考中国女性HPV感染的预防对策,其中宫颈癌疫苗预防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正在加速全球宫颈癌的消除进程,通过广泛接种宫颈癌疫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HPV感染率,进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为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冯余宽教授


课题:下生殖道病变激光治疗及进展

冯余宽教授指出CO2激光治疗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针对宫颈、阴道及外阴病变的治疗尤为突出,就CO2激光治疗宫颈病变、CO2激光治疗阴道病变、 CO2激光治疗外阴病变、 激光治疗下生殖道病变进展、 激光治疗后药物治疗HPV的相关问题结合手术录像进行了详细讲解。


image.pngimage.png

本场主持人 毛熙光、廖琼



image.png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林永红教授


课题: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诊疗进展

林永红教授首先指出,宫颈癌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宫颈癌发病流行趋势及特点。林教授详细介绍了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的发展史与手术适应症,包括分期、病理类型、辅助检查术前评估,并强调了FSS术前咨询的重要性。最后,林教授指出,机器人手术可提高手术精准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何跃东教授


课题: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残端阴道上皮内瘤变

何跃东教授以一例残端阴道高级别病变引入,指出患者宫颈CINIII术后出现VaINII-III甚至原位癌,激光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多种治疗选择;随后展示了手术视频,介绍了手术步骤、要点与难点,并强调残端癌书中容易损伤膀胱,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与注意事项。指出采用激光治疗VaIN的时候,需要谨慎排除浸润癌。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尹如铁教授


课题:2023ICO HPV和相关疾病报告之子宫颈病变——中国大陆病数据解读暨华西数据分享

尹如铁教授从2023ICO数据分析对中国和东亚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率进行解读分析,并介绍了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的特点。展示了中国HPV所致子宫颈相关病变的相关数据,介绍了各类病变中HR-HPV分布情况。总结下一步我们应在全国范围统一纳入人群、检测方法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呼吁适宜年龄女性尽快接种HPV疫苗;进行规范化的宫颈癌旆查与子宫颈病变诊治的MDT/MTB团队建设,质控是根本;要积极进行人群健康宣教。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王平教授


课题:《2024子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精准诊断现状白皮书》解读

王平教授展示了我国子宫颈癌筛查现状,当前我国子宫颈癌筛查存在三大难点,包括人群筛查覆盖率不高、HPV检测试剂种类繁多、细胞学筛查水平参差不齐。介绍了DNA甲基化检测对提高筛查灵敏度有一定的作用。王教授还分享了子宫颈癌风险管理的原则、评估常用工具、辅助诊断方法及标志物。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李春梅教授

课题: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治及漏诊思考

李春梅教授对宫颈微小浸润癌的界定、诊断、与高级别病变的鉴别、漏诊原因和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处理问题方面进行分享。特别强调了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症,并详细分析比较了宫颈锥切CKC手术与LEEP 手术治疗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CKC是诊断性切除或子宫颈微小浸润癌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强调病灶整块切除并有很好的切缘判读的重要性。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雷巍教授

课题:专题会-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

雷巍教授介绍了阴道微生态的内涵、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阴道微生态对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影响、从阴道微生态角度对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干预和治疗等。雷教授指出,阴道感染包括HPV感染的本质是阴道微生态失衡,积极规范化诊治各种阴道炎和子宫颈感染恢复/维持女性下生殖道微生态正常环境,为预防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生提供了新思路。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杨开选教授

课题:宫颈非HPV感染相关腺癌的前驱病变及宫颈癌的病理诊断与报告要点

杨开选教授讲授了宫颈非HPV感染相关腺癌的前驱病变及宫颈癌的病理诊断与报告要点,介绍了宫颈非HPV感染相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常见四种病理类型的组织特征、诊治要点及前驱病变,宫颈癌的病理诊断与报告要点等内容。杨教授指出,宫颈非HPV感染相关腺癌突出强调依据形态特征的病理诊断,而HPV检测结果与P16染色模式为诊断的参考条件。临床医生识别病灶及取样技巧直接与病理报告精准、可靠程度相关,跨学科沟通尤为重要。

image.png

本场主持人 王以锋、林琳



image.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赵昀教授

课题:宫颈腺性病变的临床病例与诊治思考

赵昀教授详细展示了三位宫颈腺性病变患者的诊疗过程,通过丰富的细胞学、阴道镜图片,让学员们直观了解了病变特征。赵教授对宫颈癌筛查和细胞学结果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腺性病变阴道镜检查的独到见解。他还分享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腺鳞病变共存案例,强调了其复杂性和诊断难度。随后,赵教授与杨开选教授、郄明蓉教授、李春梅教授、雷巍教授等专家及学员们就ECC操作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病理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关键作用。

image.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明珠教授

课题:宫颈鳞状上皮病变需要关注的问题

李明珠教授以子宫颈低级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概念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p16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分享易漏诊的因素,阴道镜印象与病理偏差可能与上皮厚度等有相关性。薄层HSILs和微小病灶都可能出现阴道镜下缺乏典型的HSIL印象,因此,对醋白区域进行多点活检将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这一研究为子宫颈病变的规范化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雷巍教授

课题:如何做好LEEP手术

雷巍教授为我们详细解析了宫颈锥切的适应症分类,探讨了鳞柱交界的可见性对阴道镜检查准确性的影响。他强调了宫颈癌病变漏诊的严重性,并分享了手术前后病检报告可能出现的变化。还对比了诊断性LEEP与即刻治疗的异同,阐述了LEEP刀的操作技巧。他指出,好的LEEP手术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微创性,并能提供可持续性切除的机会。

image.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郄明蓉教授

课题:阴道镜下宫颈病变的识别

郄明蓉教授为我们概述了阴道镜的应用与重要性,并解答了阴道镜医师常见的疑问。她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详细展示了鳞状上皮内病变在阴道镜下的图像特点,并深入探讨了低级别病变或阴道镜印象正常时是否需要进行活检的问题。分享了识别阴道镜下腺上皮非典型增生的难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视频演示:

李春梅教授分享了LEEP手术视频,向学员们详细展示了手术流程、要点及注意事项。李教授强调,切除前应在阴道镜下详细评估病变大小、范围等,注意转化区范围大小、阴道穹窿皱褶处等是否有合并病变等,确定病变区域及设计手术范围。雷巍教授分享了激光消融宫颈及阴道治疗的视频,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适应症及优势。强调激光消融治疗的局限性,如激光消融无病理标本、不易止血、有烟雾产生等。杨开选教授作为病理科医生的角度与临床医生互动探讨,提出了如何增加ECC检出率的建议方法。培训班还为学员们安排了阴道镜、LEEP及激光现场模拟操作训练。最后,学员们进行了阴道镜培训班结业考试,对通过考核者,现场进行了合格证书颁发,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本次学术会议参会代表300余人,参加阴道镜培训班并培训合格82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林琳 薛绍龙)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27号少城大厦
E-mail:scsyfyxh@163.com
电话:+86-028-83315123

Copyright © 2023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14460号-1  网站建设:成都三以网络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